【2023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十四】/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柳树街街道:党建引领共治共享 精细化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3-07 15:52   浏览数:248

一、案例背景

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柳树街街道柳园社区位于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龙翔路7号,辖区面积4.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有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群众9800余人,社区治理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近年来,柳树街街道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有关决策部署,围绕居民群众所急所盼所需,聚焦社区治理中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中小社区治理的新路径,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建强党建引领核心,拧紧基层治理动力主轴。

一是健全治理体系。打造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共同体,促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通,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城市基层最末梢。持续深化网格化管理,将网格员、民警、城管、居住的在职党员、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党员负责人等纳入支部管理,实现党建、综治、城管等“多网融合”,积极构建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城市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着力为居民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服务。二是坚持做优社区。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从招聘培训、能力提升、正常晋升、考核激励等入手,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化队伍建设,改革后,社区工作人员平均收入达到4755元/月,队伍稳定性有效提升。优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两中心一站”组织架构,建立街道领导包联社区,社区“两委”包联各中心(站点)的体制机制,以“全岗通”为载体,制定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将基层各岗位工作流程全部纳入学习培训、岗位练兵全过程,实现以训促学,共同提高。三是提升服务质效。厘清网格党小组、网格长、网格员的工作职责,依托“基层一张表”系统,用好“一网管全域、一表知底数、一图观全景、一套机制管长远”的“四个一”工作体系,实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矛盾隐患清”,不断提升城市社区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二)强化治理要素支撑,构建基层治理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自治队伍建设。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双向带动,做到一手抓社会组织孵化,一手抓社会力量参与,不断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建立社工服务站,培养“红色管家”“家庭医生”“家庭教育”“向阳花宣讲队”“银龄治安巡逻队”“红白理事会”等8支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自治队伍,实现民事民商、民事民管、民事民办。二是强化阵地建设。聚焦服务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干部、服务广大群众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桥梁纽带作用,打造集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实现辖区各类优势资源大汇集,让党员群众享受家门口便利服务、感受“家门口”党建的温暖。三是强化信息保障。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开发“慧治理”APP,社区网格员、志愿者、楼栋长等广泛下载使用,依托街道“接诉即办”指挥室,全天候24小时收集、汇总上级指派、社区上报、企业商业区、居民小区、旅游景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收集的社会治理隐患、困难诉求等,街道党工委及时精准派单、逐一销项,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数字化、高效化、智能化,推动基层难题和困难诉求从“一事一办”到“未诉先办”。

(三)汇聚多元资源力量,奏响基层治理和谐之曲。

一是创新服务居民新模式。持续深化克拉玛依市新时代“红细胞”工程党建品牌,围绕推动改革发展和服务群众等重点任务,将城市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住建局等单位党组织联点社区党组织,社区根据报道党员个人信息、专业特长、服务意向等信息建立服务资源库,广泛征集困难居民的“微心愿”,并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每一个心愿全程跟踪、服务到位。“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定单服务模式,实现居民需求精准化。二是做优“红色物业”。深入开展“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推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进一步下放物业管理权限,建立以街道、社区、住建、业主等多方共同实施的质量考评机制,形成红色物业“问题、时间、责任”三个清单,每季度对物业服务项目进行现场点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网格党小组长、“红色管家”代表对物业服务打分评比,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三是凝聚新兴业态力量。整合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商圈党建工作站等资源,建设4个“暖蜂”驿站,链接辖区党员商铺、餐厅及社区食堂建立“暖蜂”餐厅,搭建起了暖“蜂”服务体系,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关爱。针对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工作半径与社区网格重合度高的特点,发挥新就业群体在基层的独特优势,推广担任兼职网格员,参与做好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区服务等工作,引导新就业群体充当社区治理的“民情前哨”“公益使者”,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

三、实践成效

通过深化社区治理,使各项措施精准落实到院、门、楼、层、户、人,使基层社区治理“1+1>2”的聚合效应逐渐显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带头效应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全面提升。

(一)理顺了组织关系。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的区域共建四级组织体系,发挥了社区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坚持共建共享思路,创新推行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认领工作机制,由社区牵头汇总群众需求清单,对照共建单位资源清单,研究确定共驻共建项目清单,实现资源联动、优势共享。推动各方资源向社区倾斜,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推动了各类治理资源下沉。将社区党建、综治、城市管理等各类网格整合成基层治理“一张网”,打造“全要素”网格,全区6个网格全覆盖成立党组织,将工作触角“无缝隙、无死角”延伸至每家每户,形成上下贯通、分级响应、迅速有序的执行体系,打破了横向行政壁垒,消除了纵向层级阻隔。

(三)形成党群共治局面。坚持把社区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阵地,大力培育和弘扬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困难群体、人居环境、移风易俗、交通安全等领域,分类组建8个社会志愿团体,吸纳500余名群众成为志愿者,搭建“微诉求”“微心愿”线上平台,群众对社区治理满意度有效提升。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234594号

版权所属:中国社区发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