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十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创新“四坚持四转变”治理路径,聚力破解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困局

发布时间:2024-02-18 17:00   浏览数:220

一、案例背景

锦江区作为成都市核心城区之一,面积60.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29万人,服务人口约220万,全区1189个小区(院落)中有751个老旧小区(院落)。近年来,锦江区按照“党政主导引领、社会参与共建、居民自治共治”原则,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共完成改造老旧小区477个,占全区老旧小区总数的近64%,惠及居民5.4万户。2022年2月,成都市委主要领导率队到锦江区沙河街道沙河社区五福苑小区调研时,对五福苑紧盯居民所想、所需、所盼,用真情真心凝聚民心民意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五福苑小区位于成都市锦江区马家沟1号,是上世纪90年代成都市为破产企业职工修建的第一批解困房,建有房屋9栋,住户497户,居民约1500人,建筑面积共计3.3万平方米。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近年来居民生活面临“出行难、停车难、买菜难,问题多、意见多、投诉多”的“三难三多”困境。如何将老旧小区改造“改”到群众“心坎”上?锦江区积极探索老院新颜治理新路。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建引领,以自治促整治,实现群众意愿从“我要拆”向“我愿改”转变。一是建强组织体系。成立小区党支部,下设楼栋党小组,设立“党员中心户”,推选党员和热心居民担任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构建起“小区党建+自治自管”的“微自治”模式。以微网格(30—100户居民为宜)为基本治理服务单位,组建由党员代表、业主代表和居民代表组成的小区提升改造自治小组,积极引导发动居民参与,形成“以整治促自治,以自治管长效”的小区治理机制。二是建设平台阵地。搭建居民、社区、产权单位等多方参与的“五福夜话”交流平台,先后征集道路平整、管线改造等方面意见建议288条,经多次酝酿讨论后,形成改造共识192个、重点改造项目13个,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同时,将感党恩明“知福”、办实事享“味福”、育新风言“品福”、强服务促“乐福”、挖内涵展“五福”等党建元素和“五福“文化氛围充分融入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中,让院落“补齐”阵地短板并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三是激发自治活力。改造前,通过坝坝会、入户走访、电话沟通、问卷调查等方式,街道广泛倾听收集居民诉求,建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和整治清单,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了详细改造方案,经民主决策程序讨论确定并进行公示。组织成立小区改造监督小组,建立改造前意见征集,改造中监督施工进程、协调施工方和居民关系,改造后完善细节的全流程参与机制,有效激活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二)坚持片区改造,以点线带全面,实现改造措施从“单打一”向“组合拳”转变。一是在面上注重整体规划。结合大运会射击比赛场馆改造、马家沟片区风貌整治等项目,统筹制定片区化改造实施方案,将五福苑小区改造与周边配套设施改造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确保片区改造风格协调一致。同时,坚持“品质院落+美学街区”理念,将老旧小区更新与特色街区打造一体谋划,不断呈现“一院落一特色、一街区一品质、一片区一格局”的时代风貌。二是在点上注重功能提升。五福苑小区在改造过程中,投入财政资金1500余万元,修复地下管网塌陷3处,更换地下管网约200米,实施建筑外立面改造约2.5万平方米,并对小区安防、道路、停车位、自来水、通信管线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整治,满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需求。并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物业服务督促、矛盾纠纷协调、为老托育服务等,依托微网格寻找居民骨干,发现两人及以上愿意改善邻里关系的伙伴,组建不同类型的活力小分队开展结对互助共促成长活动,持续激发良性互动治理活力。三是在线上注重交通优化。打通片区断头路,并将马家沟路拓宽至20米,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弯道多、道路狭窄的问题,有效提升路网通达性和便捷度。结合城市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区域内空间品质的短板风险,定期对基础设施进行维修。

(三)坚持多元联动,以共治增合力,实现参与主体从“单体化”向“社会化”转变。一是政府出资“攻坚克难”。对排水、道路、停车等基础类项目,由政府出资做到应改尽改,使小区居民反映强烈的雨季内涝、外墙漏水、停车困难等13项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二是政企互动“携手共建”。街道充分发动辖区党建联盟企业的积极性,筹措资金70余万元用于小区活动场地打造,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建设500余平方米的便民菜市,为小区及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并引入社会资金对小区电瓶车停车棚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小区更新改造格局。三是党群聚力“共建共享”。积极引导居民通过直接出资、让渡公共收益等方式参与小区改造,全面归集维修基金和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居民自筹部分,确保提升类项目顺利实施。同时,为破解小区自治管理提质难、物业企业专业化管理成本高等矛盾,引入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开展系列“信义”活动,凝聚小区共建共治合力。

(四)坚持人本理念,以服务添温度,实现小区面貌从“老旧差”向“优精美”转变。一是服务需求“全覆盖”。整合利用原有闲置空间,打造了知福堂、味福堂、品福堂、乐福堂、聚福堂等1000余平方米的5个主题活动空间,提供休闲娱乐、养老助餐、便民服务等,并保留部分老墙面、老物件,让小区居民在品味新生活的同时留住老记忆,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二是服务活动“全方位”。在小区孵化培育社会企业1个(成都锦沙悦薇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引进社会组织1个(成都天府新区永兴心心社会服务中心)、培育自组织6个(基于居民自身特长成立涵盖古法太极队、追梦舞蹈队、银龄合唱队、邻里帮帮团、五福先锋志愿服务队、心心向戎志愿服务队),发掘社区达人3人,开展“五彩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并提炼形成小区“新五福”(即健康长寿、邻里和谐、友善互助、美好生活、梦想成真)文化标签,打造小区“福”文化品牌。三是服务群众“零距离”。链接社会资源,引进红星厨房提供养老助餐服务,通过“定点助餐+配送入户”,呵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联动四川友谊医院等医疗机构设置健康关爱室,定期为居民开展健康咨询、中医理疗等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真切感受到“推门就是幸福美好生活”。

三、实践成效

五福苑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经验做法,获评成都市最佳老旧小区改造奖、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最佳创新案例,相关经验做法在锦江全区学习推广,并多次受到成都市其他兄弟区县学习参访,被《人民日报》、CCTV—13《新闻直播间》、CCTV—12《热线12》、《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近20篇(次)。

(一)党建引领做实了“嵌入、示范、共治”三个重点,凝聚居民为幸福美好生活家园共同奋斗。组织嵌入是根本,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居民自治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项目最前沿。党员示范是关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实现推项目与得民心双重效果。多方共治是保障,有效引导居民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激发了小区居民参与活力。民提议、民商议、民决议、同行动的“三民一同”等治理模式在全市作经验交流。

(二)深谋挖潜做强了“设施、配套、功能”三类要素,软硬并施补齐了老旧小区宜居乐居短板。聚焦老旧小区水电气管网老化、房屋及配套陈旧、区域路网衔接不足等现实问题,补齐了便民菜市、电瓶车停车棚智能化改造等配套服务功能短板,推动了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生活宜居、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实现“守安全底线、补公共功能、活剩余空间”的“硬件”提升与“转居民意识、引多元主体、树特色文化”的“软件”升级,产生了“1+1>2”的良好效果。

(三)服务为先做优了“供给、品质、机制”三大环节,实现综合改造与治理效能提升叠加效用。从“老旧差”转向“优精美”,五福苑老旧小区改造坚持不断扩大服务供给、优化服务机制、提高服务品质。1000余平方米的知福堂、味福堂、品福堂、乐福堂、聚福堂等共享生活美空间,满足了居民就近用餐、休闲、就医等综合需求;常态开展的“五彩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全龄段的居民参与到爱国、环保、运动等主题志愿服务中来;社区达人、自组织、社会企业等共同参与,多方筹措撬动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民生效应、基层治理效应、服务保障效应。

四、推广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电、气等生活设施,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确保安全。要加强社区服务,提升服务功能。”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对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锦江区以“四个坚持”实现“四个转变”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为居民创造了可感可及的美好体验,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迎来“升级版”具有重要的实践推广价值。一是创新推动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以党建凝聚“向心力”画好同心圆,落实“四个同步”,将党组织与自治组织同步组建、党建工作与小区治理同步开展、党群阵地建设与改造工程同步推进、党建引领机制与院落治理机制同步建立,聚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二是创新建立改造资金合理共担机制。通过财政配资、居民自筹、市场运作等方式,实践探索委托社区与运营合伙人成立合资社会企业,试点公共权益委托模式,更大范围整合老旧小区改造、特色街区打造、闲置空间运营等资源和服务,多方破解盘活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资金难题。三是创新运用“城市更新+”思维。统筹规划小区及周边区域,以点线带全面,聚力从根本上解决居民出行难、停车难、买菜难等问题。坚持片区统筹推进,探索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投运模式,同时注重综合改造、精细服务与治理提能并重,实现了功能、环境、治理等综合更新提升。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234594号

版权所属:中国社区发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