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十】/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构建“党建赋能、五位一体”工作体系,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提质聚力”

发布时间:2024-03-05 14:13   浏览数:229

一、案例背景

基层治理效能直接关乎着基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治理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何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让志愿服务更有温度,让小区建设更有活力,已成为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坚持基层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把加强社区治理作为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城市社区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面广量大、工作力量缺乏、治理体系不健全的现实情况,在机制创新、阵地建设、建强队伍、搭建平台,培树品牌等方向靶向发力,激活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二、主要做法

(一)全域攻坚体制机制短板,治理体系更加系统完善。为切实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鱼台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由县委组织部、民政局、住建局等8个县直部门为牵头单位的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小组,明确7个专项工作组主要任务,细化26条具体措施,通过深化城市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融合、志愿服务和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规范物业管理、智慧社区建设、优化大数据平台服务、开展“爱在红帆·鱼你同行”系列活动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探索抓实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充分发挥社区物业效能,创新打造“鱼悦家”物业党建联盟,提升服务质效。采取“政府先期投入+低收费+先尝后买”模式,实行公益物业兜底管理老旧小区,成立“彩虹管家”物业服务队,为老旧小区安装门禁、摄像头、路灯、下水道防坠网等设施,提供卫生保洁、流动巡逻、门卫保安、便民服务等基础服务保障,推动实施“绿满棠邑·花开鱼台”三年行动,提升小区绿化管护水平,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二)实施阵地赋能升级工程,服务场所布局更加合理。鱼台县秉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理念,通过整合新建、优化提升、细化服务、规范管理等措施,着力打造擦亮红帆“1+3”(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帆驿站”“红帆驿亭”“红帆驿岗”)志愿服务品牌,搭建党群服务“微阵地”,激活城市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将社区场所阵地赋能升级作为县委书记突破项目,高位推动全县10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部迁至沿街位置,进一步方便服务社区群众。深入推进党建引领赋能小区治理,针对老旧小区规模小、围墙封堵、空间狭小、管理混乱等问题,组织实施老旧小区“拆墙并院”治理工程,以整合相邻相接、互有交叉的老旧小区为主,按照打通全部围墙、打通部分围墙、安装铁艺门规范出入管理3种类型,组织实施3个批次的治理工程,将51个老旧小区整合优化为21个小区。通过老旧小区整合优化,打破了相邻相接但不相通的封闭格局,扩大了城市居民生活公共空间,规范了居民出入管理,实现了县直部门下沉力量的优化配置,做实做细老旧小区治理,纵深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嵌入式融合提升。

(三)锻造社区治理队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积极发挥身边能人作用,按照“信息摸排、个人自荐、县镇考察、公开公示”程序,选出群众身边热心、有责任感的“楼长”“单元长”,组成“两长”队伍,深化小区“微治理”、楼栋“微服务”。全县170个居民小区(家属院),共推选产生单元长2220名、楼长832名、小区长80名,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党小组—单元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让党的工作延伸到楼栋、单元,覆盖到全体居民。充分发挥“两长”左邻右舍熟悉、掌握情况及时精准优势,通过科学设定职责,明确聘任上岗“任务书”,实事求是、力所能及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坚持鼓励引导为主,制度规范为辅,打造具有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进行谈心议事、提供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的“两长”议事亭(角),为“两长”开展服务创造条件。按照“一年一次、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两长”表彰活动,县财政每年列支400万元,用于支持“两长”开展工作。对工作积极、表现突出的“两长”优先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推荐人选,纳入社区“两委”后备人才队伍培养,面向符合条件、受表彰的城乡“两长”,已定向招录20名社区工作者,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四)创新“云上共治”服务管理平台,建立运转高效的服务智慧平台。通过搭建“一网四平台”,进一步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立足全县一张大网格,通过搭建“鱼快办”为民服务信息云平台,汇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网上诉求等民生事项,实现群众诉求多渠道收集、一个平台受理、一个口子交办、一个号码回访、一支队伍督办,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实行“抢着办、督着办、聚焦办”“三办联动”工作模式,将矛盾问题化解在第一线,2021年,实现“去省进京”零上访,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群众满意度测评全省排名较2020年提升48个位次,居全省第16位。搭建鱼台县“人户房”信息平台,全面摸清县域实有人口、户籍人口、不动产权人信息数据,以房定人,并关联水电气暖、车辆、信用评价、志愿服务等18项与群众紧密相关数据,实现“不落一房、不漏一人”,助力基层治理精细化、数字化。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人、户、房基本信息,为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在人员摸排、网格治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搭建“鱼水情”两长服务平台,通过运用科学化、技术化手段搜集一手信息,及时整合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强化对“两长”队伍的管理,提高“两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智慧化水平。

(五)擦亮“一社区一品牌”,激发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活力。为不断深化“全域推进、全域提升”创建成效,鱼台县大力构建“一社区一品牌,一领域多特色”党建格局,在全县10个社区分别打造“亭听予立有你‘亭好’”“兴鱼社区幸福365”“方便与人以旧‘焕’新”“红心同行,欢聚一‘唐’”等特色党建品牌。在社区党建品牌打造上,本着“选题有厚度、内涵有深度、推进有力度”的原则,厚植优势资源,找准社区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契合点和着力点,扣紧品牌创建的工作要求,精确提炼主题、深入塑造内核,让品牌内涵既有亮点、又有深度。各社区充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扣品牌创建的具体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品牌内涵,发布党组织书记联合物业经理“我为小区办实事”领办项目101条,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和《鱼台县关于完善考核机制提升社区服务质效的实施方案》,成功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社区党建品牌。

三、主要成效

鱼台县通过构建“党建赋能,五位一体”工作体系,聚焦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一条主轴”,经过近几年的基层实践,城市基层治理基本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基本队伍进一步选优配强、基本阵地进一步拓展夯实、基本活动进一步创新丰富、基本保障进一步强化巩固,进一步健全和落实领导有力、平急结合的体制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强化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引领居民提升自治能力。

(一)制度保障更加完备。通过制度建设,社区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涉及群众利益的大小事,都确保了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治理,各项民生事项的推动更加得当有力。

(二)群众幸福感更加充实。通过建立“两长”队伍,搭建平台载体,有效激发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热情,社区楼长、单元长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真情实意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对群众反映的像物业收费、环境脏乱、基础设施陈旧等困扰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第一时间收集、上报,组织身边的群众进行协商解决,做到群众的事情组织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情组织群众多参与,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得到显著提升。

(三)为民服务更加优质高效。通过实施阵地提档赋能行动,构建红帆“1+3”体系,搭建党群服务“微阵地”,为民服务阵地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服务效能释放最大化,达到了“服务质量更优、效率更高、形象更佳”的效果。

(四)共建共治氛围更加浓厚。通过以“鱼快办”“鱼水情”两长为民服务平台等为载体,以阵地赋能升级为抓手,调动党员、联户长多方力量,融合各类资源,服务管理有效下沉到社区小区,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基层治理难题得到破解,补齐了城市治理短板,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日趋成熟。

(五)党群关系更加融洽。各级党员依托红帆“1+3”便民服务场所,深化开展“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党员干部纷纷带头到包保小区进行“双报到”服务,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活动,有效增强了社区工作力量,既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六)邻里之情更加浓厚。通过老旧小区整合优化,打破了相邻相接但不相通的封闭格局,扩大了城市居民生活公共空间,规范了居民出入管理,密切了群众邻里之间的沟通联系,进一步促进了互识、互帮、互助、互信友好邻里关系创建,推动小区返璞浓浓邻里情。

四、经验启示

(一)党建引领是夯实社区治理的坚实基础。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制,涵盖城市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融合、志愿服务和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规范物业管理”建设、智慧社区建设等多方面、多领域,将党的工作触角有效延伸小区楼栋、街巷商圈,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不断扩大,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有效增强。

(二)系统观念是做好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保障。基层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社区群众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要在加强党组织领导的基础上,不断对社区管理机制、服务场所、服务队伍等进行优化提升,调动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将各类资源、服务、管理有效下沉到社区网格,实现利益联结,促进各领域党建融合发展,实现治理效能的最大化。

(三)本土能人是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关键一招”。“两长”工作体系,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挖掘社区本土能人,充分发挥其群众口碑好、信任程度高,左邻右舍熟悉、掌握情况及时精准,易于组织号召群众,推动问题解决的优势,为本土能人参与社区治理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切实将群众烦心事、揪心事、困难事解决在社区一线。通过激励表彰,充分调动积极性,引导更多党员能人参与社区服务、基层治理。

(四)“群众满意”是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尺。通过对服务阵地进行赋能提升,对小区配套设施进行修改完善,加强社区治理队伍建设,搭建为民服务平台,使阵地覆盖面更广、服务更加全面规范,社区治理力量更加充沛,确保群众活动有场所,诉求有解决,满足了群众需求,给广大居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坚持常态化机制,努力将服务场所打造成“有信仰、有温度、聚人气、暖民心”的便民服务圈,实现“为党聚民心、为民服好务、小区一家亲”。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234594号

版权所属:中国社区发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