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十三】/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全域党建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07 15:52   浏览数:194

一、实施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是江苏省镇江市主城区、镇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区划面积113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52个社区(村),526个党支部、13494名党员。辖区集聚了近3万家经营主体、99家市级以上驻区单位,“小城区、大治理”是基层党建面临的基本课题。2018年起,润州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大力实施推进全域党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二、问题分析

1.守着“金山”找“金子”。润州辖区市级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高度集聚,两新组织大量涌现。但由于行政体制原因,条块、地企之间往往只是简单的浅层次的“工作关系”。街道社区“小马拉大车”、想拉拉不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彼此“不同频”、缺乏共同语言,新兴领域党建“属地单位想管管不到,主管部门能管不想管”,驻区单位人和资源走不出“大院”“围墙”,街道社区党组织“螺蛳壳里做道场”,两者之间“鸡犬相闻、疏于往来”。

2.“赶不上”的焦虑、“跟不上”的短板。基层党员、干部普遍感到新形势下的城市基层党建“不好干”“不会干”。主要是三个“赶不上”:第一,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的速度,赶不上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速度;第二,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些社会组织的号召力,网络大V的号召力大于党组织的号召力;第三,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升,赶不上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增加,“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土办法不敢用”。有些“老党务”感慨,一方面是要求的“全面从严”,另一方面是需求的“全面升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能力建设都呈现“跟不上”的趋势。

3.存在“两张皮”现象。基层同志反映,基层党建是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冠名”现象削弱了党建影响力。比如,一些党建为民服务项目,没有体现“党”的元素,没有传播“党”的声音,没有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资金资源,老百姓享受到了服务,但不知道“惠从何来”。也有基层党组织反映,口头上都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但条块间还是“各唱各调、各吹各号”,融合程度和整体效应还不够强。

三、具体举措

1.坚持党群政企“全参与”,形成协同共治“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组织架构的变化,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的互联互动。城市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主体多元、要素多样,必须进行系统性构建,实现各主体、各领域的有机联结。全域党建坚持这一系统思维,提出“党群政企全参与”的工作理念,以全区为整体单元进行系统规划、系统推进,打破区域、单位、行业“三大壁垒”,整合全区637个党组织、170多家党政机关、630多家两新组织,攥指成拳汇聚治理合力,构建“一盘棋”全面统筹、“一贯到底”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是纵向到底建轴。构建“区委统、街道联、社区拢、网格兜”四级红色主轴,区委发挥牵引性作用,统抓“全域党建”;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下新设全域党建指导委,吸纳教育、人社、民政等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做深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大党委”制、网格“大支部”,区街社三级专责机构联动抓,325个网格党组织全覆盖。二是横向到边协同。抓好行业系统党建,建立行业部门与街道属地“双向沟通”“双向共管”“双向考评”机制,推动行业系统单位主动融入全域党建和社区治理,推进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物业服务企业、新就业群体等6个领域成立行业党组织,3.8万多个经营主体纳入区域治理。三是组织共建互联。区级层面制定党建联盟章程“三结三定”(条块结对定点、支部结盟定责、党群结亲定事),推动区级机关部门和社区党组织开展“1+1”制度化共建,实现共建共治覆盖率100%。在此基础上,引导江苏省委办公厅党群处、河海大学信息部等省级机关、省属高校与社区开展跨区契约化共建。全区社区现已与517家驻区、跨区单位结对共建,其中市级以上机关76家、金融机构20多家、垂管部门17家,联办活动2800余次。

2.坚持为民服务“全天候”,打造服务供给“最优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要向墙上看,要向群众脸上看。当前,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服务主体、服务资源呈现多元状态,迫切需要把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党组织的力量统筹整合起来。全域党建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为民服务全天候的工作思路,强化用户思维,发挥组织优势,在服务供给端用力,推动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一是党群阵地联建。实施党群服务中心三年提升计划,开展“两聚两化”行动(坚持聚人气、聚民心,推动室内阵地为民服务面积最大化、室外公共空间党建共享效用最大化),把党群服务中心与基层群团工作站、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各类民生服务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人气阵地”。现已高标准打造52个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147个党建微家,推行“星期六社区”延时、预约服务,发布“一图尽有”红色地图,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二是服务机制联融。开展“党员在身边、书记在家门口”行动,社区党组织书记带头上门入户走遍所有居民,“双全社工”轮岗值班接待群众办事,860余名网格员分片包区,1200余名在职党员认岗领责、组团服务,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平安锣”3次敲进中央电视台,全时段回应群众诉求。三是多方资源联享。以党组织为主渠道,用好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实施为民服务项目539个,撬动各级资金2900余万元;探索“众筹”模式,采取党组织拨付、党员捐献、企业捐助、社会募集等形式,设立“红色基金”,惠及生活困难党员群众1000多人次。四是工作队伍联强。持续提升社工队伍建设制度化体系化水平,推行“全科+全能”培养方式,实行岗位职责、居民满意度“双评价”,完善收入定期增长机制,明确定向招录等6项正向激励举措,社工月平均待遇涨幅40%以上,每万名常住人口社工拥有量达18.4人,431名社工平均年龄38岁,大专以上学历、持证社工占比达89%、54.5%。105人次获市级以上荣誉。

3.坚持急难愁盼“全回应”,畅通基层治理“中梗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要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贯穿始终,起着引领保障作用。全域党建坚持需求导向,提出“急难愁盼全回应”的工作目标,深入研判基层“急难愁盼”,找准治理难点堵点,以破解难题打通基层治理循环。一是条块联手应“急”。依托网格建立平急结合机制,把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编入网格指导员队伍、在职党员编入网格员队伍,开展“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组织评单”的“四单”服务,推动广大党员下沉网格走访更温暖、搜集民情信息更广泛。突发疫情时,1400余名在职党员3小时内就地转岗。二是党群联商排“难”。大力推行党建引领参与式治理,通过社区“大党委”联席会、党群事务会商会、居民代表议事会、“有事好商量”等平台,以“红色管家”带动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全域开展红色物业实践,探索“社会化+业主小组自管”模式提升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小区党组织覆盖率100%。全域党建实施以来,社区党组织牵头议事会商2700多次,协调解决增设停车位、加装电梯等问题1100多个。三是项目联认消“愁”。聚焦“一老一幼”等民生问题,引导街道社区梳理并建立“居民意愿排行榜”,编制为民服务项目书,面向红色联盟等各类党组织发布,引导驻区单位、社会力量、党员个人等,以单独或联合的方式认领承接,让基层有钱办事,有人干事,干得成事。现有300多家联盟单位、爱心企业认领“爱心小饭桌”“蒲公英课堂”等服务项目137个,全区近万名老人、少儿受益。四是服务联办解“盼”。面向3580余名新就业群体,联合20多家行业党委、群团组织,强化暖“新”街区和暖“新”小区闭环服务保障,建成市级枢纽型阵地、网约车司机之家、62个暖“新”加油吧和300余处共享阵地,发布暖“新”项目82个,打造“小哥医院”“小哥课堂”,体检义诊、走访慰问290余人次。通过“一对多”报到、“1+N”服务联系机制、选树十佳最美新就业群体活动,让社会“新变量”成为治理“新增量”。

4.坚持先锋作用“全感受”,彰显一线建功“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基层党建的永恒使命。全域党建坚持基层党建融入中心大局,提出“先锋作用全感受”的工作导向,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助力城市建设。聚焦城市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和居民生活中的“关键小事”,推行“党员三先”工作法,激励条块党员在“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优化完善物业服务等工作中,想在先、议在先、行在先,协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徐深海清粪队”“老街坊”等志愿服务队成为穿梭大街小巷不可或缺的“红色工匠”。二是聚力生态环保。围绕长江大保护,打造“红色滨江带”,与省农业农村厅渔政处等42家单位,就联席会商、信息共享、互助协作等方面结盟共建,共同开展“船头党建”,成立“清源”“护渔”等行动支部,以部门单位、街道社区一体联动推动工作同频共振,守牢31.6公里长江岸线生态红线。三是合力信访维稳。建立“党建+信访·红色连心桥”工作机制,街道“大工委”联合市、区职能部门定期调度研判,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常态调处化解,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预防,完善平急转换,网格内快速响应、社区内议事共商、全域内综合协调,强化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动员和应急响应能力。重复信访同比下降16%。

四、工作成效

镇江市润州区全域党建两次获评全国基层党建优秀案例,六次登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讲台,编写《全域党建》创新案例集,中组部党建研究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单位知名党建专家莅临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

1.共驻共建,从“一厢情愿”向“一种契约”“一往情深”转变。“全域党建”实施以来,引导驻区单位与社区签订“双向服务清单”,开展深度共建;吸引跨区单位把党组织共建关系、党员活动阵地落在润州。主动联系润州社区建立共建关系、开展共建活动的单位越来越多,条块通过双向用力,破除了“各抓各”的问题,行业系统部门主动融入属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社区可利用的资源、可争取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党组织“轴心”作用更加凸显。

2.政治引领从“虚”向“实”转变。比如,推行“中心+微家”建设,在全区59个街道、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147个党建微家推行“六有”标准(有党旗党徽、有党章党规、有领袖肖像、有经典语录、有制度规定、有活动展示),让红色元素可观可感。再如,灵活组建“磁石”“和事佬”“家捷帮”等行动支部130多支,围绕转型发展、卫生环保、邻里和谐等开展创意组织生活,打造“边行动、边活动,边奉献、边教育”红色风景线,推动党员力量的全域整合。又如,选派77名党建指导员进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对社会组织“双管双培”,抓住组织的人,牵动更多的人,用“正能量”稀释“负能量”,用“红色力量”转化“灰色力量”。

3.基层治理从政府主导下的“多头管控”向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转变。一方面,规范增强治理力量。借鉴上海“三岗十八级”,结合润州实际,构建润州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配套标准化工作体系,建设“全科+全能”的“双全”社工队伍。另一方面,强化党建引领,构建“1+1+1”社区微治理模式(在具备条件的1个网格中建设1个党建微家、成立1个行动支部),有效延伸党建触角。通过“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全覆盖、无缝隙服务网络,分层次协调化解矛盾冲突,精准回应居民诉求,消除基层治理“盲区”,同时带动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来”再到“一起干”。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234594号

版权所属:中国社区发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