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二届“景燃杯”社区工作者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区文化中心举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卢建,区委副书记张利军,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昕,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张玉国,区政府副区长钟棉棉出席活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总工会等相关部门及各街道有关同志,全区各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研修班学员、2025年新入职社工共计360余人参加。
一、以赛促学,筑牢“智网实格”奠基石
社区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社区工作者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近年来,北京市石景山区始终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实施“景燃计划”、深化“智网实格”、擦亮“老街坊”品牌等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本次大赛正是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具体实践,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治,打造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大赛自今年9月启动以来,通过“街道预赛+区级决赛”的方式,吸引全区9个街道、155个社区的2200余名社区工作者踊跃参与。街道预赛阶段,各街道结合辖区实际精心组织,社区工作者们围绕日常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台比拼、互学互鉴。进入区级决赛的9支队伍,均以“智网实格”治理体系为核心组建,由1名社区书记带队、2名优秀网格长组成,带着网格巡查、矛盾调解、服务居民的实战经验站上决赛舞台。
二、情景实战,破解社区治理“真难题”
“老楼加装电梯如何协调居民分歧”“垃圾桶站设置引发邻避事件该如何应对”“如何为新就业群体打造友好社区场景”“如何唤醒‘沉睡’的邻居参与社区治理”等,决赛现场,9个精心设计的情景模拟题目,均来自社区工作一线的真实场景,全面覆盖了物业纠纷调解、社区环境治理、一刻钟便民服务等房前屋后大事小情,更是契合了友好之城建设、完整社区打造、城市更新行动等首都超大城市治理重点工作。
比赛中,参赛队伍需在赛前8分钟抽取题目,随后在8分钟内完成情景应对和问题解决。助演人员生动演绎居民角色、还原真实矛盾,参赛队员们沉着应对、分工协作,灵活运用“智网实格”机制、“老街坊”协商议事等工作方法,既展现了扎实的业务功底,又体现了创新的治理思路。评委们围绕解题创新性、团队默契度、语言表达准确性和任务完成度现场打分。生动诠释了“景燃杯”作为成长“加油站”和服务“练兵场”的深刻内涵。
三、以赛赋能,书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活动现场,还邀请了上届“景燃杯”技能大赛获奖代表为本届参赛队员“传经送宝”,来自五里坨街道京西景园社区的张晓蕾感慨道:“‘景燃杯’点燃的比学赶超精神,为石景山社工队伍注入蓬勃活力,我们要不断努力提升专业水平,用奉献与责任绘就‘景燃社工’的担当。”本次大赛主评委、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李洋点评道:“今天各参赛队的现场解题,可谓是破题有精度、服务有温度,整个比赛做到了真比、真练、真赛,充分展现了石景山社工队伍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真心为民的工作作风。希望广大社区工作者们以此次大赛为新起点,把赛场风采转化为服务常态,把竞技本领变成为民实效!”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此次大赛不仅是社区工作者技能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成为石景山区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作为首都城市西大门,石景山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景燃杯”系列赛事,已逐步形成比学赶超、争当全科能手的浓厚氛围,石景山模式已成为全国基层治理人才培养的鲜活案例。
下一步,石景山区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迭代升级“景燃计划2.0”,持续深化“品质先锋”工程、“智网实格”建设和“老街坊”品牌擦亮,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高水平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打造高品质首都中心城区注入更强劲的基层治理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