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以党建引领绘就产业兴、民生暖、乡风淳的振兴画卷——甘肃省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党支部助推乡村振兴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6 16:34   浏览数:138

盛夏时节,白龙江水奔腾不息。从甘肃省舟曲县城出发,沿着逶迤的白龙江溯游而上约50公里,就到了曲瓦乡城马村。

沿着青石板路向村口前行,“田园城马、英雄故里”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抬眼望去,层峦叠嶂、青山环抱,走进村庄,只见石墙朱瓦,碧水垂柳,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色。
     美丽的城马村不仅是“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张小娟的故乡,更是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样本。如今,有289户1076名村民在此安居乐业,最为重要的是,其中有84名党员,在他们的引领下,城马村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旅融合等方面成绩突出,城马村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荣誉,城马村党支部荣获“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荣誉。

山清水秀、温暖宜人的自然条件为城马村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城马村智能蔬菜大棚,暖湿气息扑面而来。电子屏上清晰地显示着温度、湿度和光照情况,大鹏内,一排排萝卜叶绿意盎然,樱桃萝卜水灵可爱。

城马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锚定“党建引领、共建共赢、携手推进、产业振兴”的发展思路,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深入调研与科学规划,整合各方资源创办甘南兆隆智慧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投资建成8座现代化温室大棚,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法人,发展羊肚菌、黑木耳等特色种植业。

“我们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每年蔬菜大棚的分红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10万元。”城马村党支部书记张俊师介绍。

城马村以合作社为依托,成立联合党支部,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城马村党支部直接挑起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担后,真正做到了管理有方,治理有效。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城马村党支部创新采用“村企联合、村社联动、社社联建”的发展路径,多点发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城马村党支部还打造了龙须菜种植基地,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起从育苗、种植到采收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产品品质稳定;从岭藏鸡养殖区充分利用当地山林资源,采用生态放养模式,藏鸡在山林间自由觅食、活动,赋予了鸡肉紧实鲜美的独特口感;中华蜂养殖项目则依托周边丰富的蜜源植物,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养殖方式,产出的蜂蜜品质纯正、营养丰富。

此外,城马村党支部积极与周边乡镇开展合作,整合资源,共同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利用城马村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冷库、蔬菜加工车间等设施,对产出蔬菜进行统一初加工、冷藏及销售,实现了互利共赢,切实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

在城马村服务中心大厅里,每名村干部都会仔细阅读服务日志,这本厚厚的登记本记录了来访人、时间、事由、办理情况等基本信息。

“我们党支部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服务制度,开展各项服务代办、限时办结工作,为的就是让群众少跑路,让村干部多办事,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党组织有所应。”张俊师介绍。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只有群众积极参与的治理才是真正有效的治理。

为了让群众行动起来,城马村党支部一方面定期组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环境卫生红黑榜”等评选活动,激发群众活力;另一方面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规定彩礼限高标准,引导党员带头抵制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

为此,城马村党支部精心组建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助老扶幼、文明倡导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同时科学划分5个“党员责任区”,明确每名党员的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确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他们手持扫帚、铁锹,清理村内巷道、沟渠的垃圾,定期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杀菌,并通过上门宣传、张贴标语等方式,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党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倾听群众诉求,运用“拉家常”“讲政策”“摆道理”等方式,耐心调解村民纠纷。

“党员干部们还经常到村民家里讲解惠民政策,定期为老人打扫房间、代购生活用品,为儿童辅导功课、开展心理疏导,用这些点滴小事将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里。”张俊师说:“今后,我们的全体党员还要多为群众干好事、办实事。”

走在城马村的村道上,道路干净整洁,花朵竞相绽放,环境优美,昔日的贫困乡村已成为风景秀丽的旅游专业村。

2016年,城马村被舟曲县列为第二批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建设初期,当地坚持“一村一品”“一家一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城马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遗迹、民间艺术、传统劳作等,统一打造红瓦石墙,富有文化底蕴的民居。

在建设过程中,党员带头干,群众主动干,党群携手进行“改厕、改圈、改灶”,用石头镶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内容,用小石子拼凑各色花纹图案,打造文化墙,并将废弃瓦片砌成镂空围墙,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城马村党支部还深度挖掘当地石头资源和人文特色,将古树、陶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旅发展,邀请专业团队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性改造,开发出12家独具特色的“藏乡民宿”。

“这些民宿在保留藏族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生活设施,让游客在感受藏乡文化魅力的同时,享受舒适便捷的住宿体验。”张俊师介绍。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城马村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内规划建设了科普展示区、果蔬采摘区、亲子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每逢节假日,园内游客络绎不绝,孩子们在专业农技人员的带领下,学习现代农业知识,亲手参与种植、浇水等农事活动;游客们穿梭于大棚之间,亲手采摘新鲜果蔬,感受田园生活的惬意。这一文旅产业发展模式每年不仅为村集体增收11万元,还带动23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今的城马村,通过党建引领、项目支撑、产业扶持和文明实践,打造成为“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体验。

(来源: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234594号

版权所属:中国社区发展协会